鉴定知识

鉴定收藏书画的基本常识

来源:博悦收藏 发布时间:2017-04-22 在线评论

书画鉴定的辅助依据只是相对于主要依据而言,包括题款、题跋、印章、纸绢、著录等。称它们为辅助依据是指即使这些内容全是真的,也只能作为辅助材料,只有当一件作品的本身是真的,这些材料才有价值。如果主体立不起来,辅助材料再正确,时代收藏提醒您,也绝能将这件作品定为真迹。

张大千《八德园造园图》


题款:题款也叫款识,足指书画作品上作者自署的姓名、创作年月、绘制地点及其他内容等。识别这些由作者题写的名款,可以鉴定出其书法本身所反映出来的风格。

题跋:题践是指同时代人或后人所题的款识、它包括在书画作品内或裱头的天地、拖尾等处的题记。鉴定题跋需注意的是,不但要鉴定书法本身的真伪,还要考证题跋者与作者的关系及题拔内容本身的可靠程度。

印章:印章包括书画家本人的印章和鉴藏家的收藏印两类。从内容上分,它包括姓名、字号、斋名、闲文等多样。从印文的内容、字体,以及钤盖的方式可看出某些时代与个性的待征,并可从印质和印色上分辨真伪。

张大千《江堤晚景》


纸绢:纸绢是中国书画特有的载体,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。从纸绢的不同时期的发展本身就给书画鉴定提供了一定的辅助依据,如唐代的麻料纸,五代的澄心堂纸,北宋的金粟山藏经纸,明代的宣德纸,清代的粉笺、蜡菱纸等。还须注意的是,中同的书画家在用纸绢方面都有自己的不同爱好与习惯,这就给鉴定不同书画家的作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植。如著名的山水画家傅抱石,抗战时期在四川就常用一种四川特制的皮纸,若所题款识系在四川创作的作品用的不是这类纸、就应该引起警觉。

张大千《修竹美人》


装裱:装裱是中国书画艺术的一种特有的样式。古代流传有绪的书画作品没一件是不经过装裱的。装裱的样式有立轴、手卷、中堂、册页、屏条等。但从现存的书画作品看、保留原有旧裱的已不多见,最早的是北宋的一种“宣和裱、如手卷中的“引首”装裱样式是在明代才有,“诗堂”也在这时出现。要留心的是,有一种“金禅脱壳”的伪裱手法,即将原有的旧裱保留,而将原来的书画本身换成仿造的伪本嵌装进去而不留痕迹。前不久,就见到上海某一书画商家中,此类作品竟占大半、既有清代的,又有近现代的。

著录:将收藏或过目的书画作品进行梳理,并用文字记录下来就称著录。如果再将这类文字编辑成书出版,就叫书画著录书。这类书籍无疑对鉴定书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书画著录书分为宮廷收藏与私家收藏两类。宮廷类的如《宣和画谱》、《宣和书谱》、《石渠宝笈》等;私家类的如周密的《云烟过眼录》、顾复的《平生壮观》、安岐的《墨缘汇观》等。但有一类以欺世盗名为目的的假著录,如明代张泰阶的《宝绘录》,竟集晋、唐以来的伪画二百余件,为此,对历代著录书必须一分为二,具体分析,切不可轻信,因有许多伪作就是依据箸录仿造的。

网友评论

评论内容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