鉴定知识
弘治鸡油黄瓷器鉴定
明弘治 黄釉青花花果盘 成交价格:286万
弘治帝孝宗在明代称得上是勤政恭俭的皇帝,即位后一扫成化奢靡之风,罢上元灯火,停苏松织造,减灾地税赋,奉行的是保泰持盈的国策,瓷器烧造也在减禁之列。在位18年中,弘治三年、十五年和十六年二次明文禁停烧制,这就使弘治官窑远少于成化。
弘治官窑瓷中,青花尤少,台北故宫所藏弘治官窑器609件,娇黄最多276件,甜白132件,而青花仅39件,如把54件黄釉青花包含在内,也不过93件。
弘治官窑青花的烧造工艺上继承了成化的特点,胎上净腻细白,釉色肥厚略带灰或绿色调。器底釉色青,和器身不同。
青料采用国产的平等青料,呈色稍灰,夹杂少量深色斑点。
纹饰采用双勾填色的方法、填青一笔涂抹,极少小笔触接痕。
纹饰有云龙、双龙戏珠、连池龙、团龙及花果、梵文、番莲等,龙纹为多。莲池龙和双龙戏珠属弘治新创,但神态疲乏,卑俗不雅。
黄釉青花也是弘治官窑的杰作。弘治黄釉又称鸡油黄,娇嫩鲜艳,被收藏界列为明朝之冠。制作时是将白釉青花烧好后加施黄釉复烧而成。
黄釉青花宣德时出现,以后成化、弘治、正德、嘉靖官窑均有出品。宣德黄釉青花盘有砂底和釉底两种、砂底的口沿边题款,釉底的底面题款。成化制品为砂底边款,弘治、正德和嘉靖制品则见釉底底款。
弘治黄釉青花盘后仿不少,真品除青花呈色和黄釉色泽具自己特征外,散心下榻和底釉泛青是两个重要特征。弘沿官窑青花仅见盘、碗、壶、炉等日用器皿。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