鉴定知识
万历瓷器的发展及用料来鉴定万历瓷器真伪
来源:博悦收藏
发布时间:2017-05-31
在线评论
明 万历 青花蟠龙纹大梅瓶
万历朝长达48年,瓷器烧制规模在明代堪称第一。至万历初优质的麻仓土已开采殆尽。吴门托地方新土质量虽更佳,但路途遥远,无法多运,仅能用作小器。制作大龙缸等大件器物,只能用附近地膏土,掺和湖田出产石末使用,质地稍次、胎骨粗松。
明 万厉 官窑团龙纹
万历时期的官窑瓷器釉色白中泛青,乳池状居多。细瓷釉面光亮。
所采用的青料有三种:
早期——万历二十四年前用进口回青,呈色青紫极似嘉靖青花。
中期——万历二十四年到三十四年,用回青掺和石子青,按不同比例分别称为上青、中青和下青。比例适当的呈色明丽而鲜蓝。
晚期——万历三十四年后,石子青比例增加,呈色灰穆暗淡,大件器物更为明显。
明 万历官窑龙纹罐
明万厉时社会经济生活急剧变化,商品经济迅速发展,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。它反映在瓷器生产上,民窑壮大,可以烧出和官窑相比毫不逊色的作品,万历后期一部分官窑器采用官塔民烧的办法。在生产工艺上,分工明细,专业化程度高,其结果提高了技能,青花制作工艺日益精湛、纹饰线条无不铁划银勾、流畅生动。纹饰题材以龙凤、婴戏、花卉为主。
万历时期的龙纹——细身、龙首上颚突出。鼻尖成如意状,似猪嘴,称猪嘴龙。
万历官窑青花中,仿宣德青花常见,造型和纹饰都刻意追摹,但题万历款。
万历以后、天启、崇侦朝政冶昏暗,内外交困,官窑器完全停止生产,明代官窑青花发展被迫打上了无奈的句号。
上一篇: 教你从刀法纹饰鉴定古玉真伪及年代
下一篇: 明代玉器的雕琢工艺以及常用手法
网友评论